2024年10月2日 星期三

教師生涯最後一個教師節

 20240927

教師節慶祝活動

兩部餐車開進校園

老師們享用特別的早午餐,我吃了一個beef Taco

校長還給一個小紅包


新的一學年,我有一個新工作,社團協調員,三個社團:足球、桌球、扯鈴


開學前夕,公務群組上有看到這一個工作需求,過了十天我才去詢問,知道無人有意願,我就接了


每早晨(週一週三除外)我就去三個運動社團走走

偶爾也打一下桌球

昨天也開始練扯鈴

--------

昨天分享了基隆河畔的晨曦及夕照

一個老朋友的回應很文學(外文所教授)


她說:

Tender is the night 

English Romantic poet John Keats “Ode to a Nightingale” 裏的說法。

後來Scott Fitzgerald 以此寫了一篇長篇小說「夜未央」


今晨我出門時

來到河邊,覺得清早的河邊很溫柔tender 

到了學校,也覺得校園如此


TGIF祈願大家今天有一個溫柔的週五

週末越來越靠近了

------

退休前最後一個教師節

卑微的願望成真:放假


而且不只放假一天

連放兩天

加倍感恩、加倍歡喜

所以我提早下班

到石牌自強市場

買了自己喜歡的滷味、餅乾來慶祝

回程下起雨

即使雨都無法澆熄喜悅

雨中仍帶著笑顏

慢慢騎回家

又是華燈初上的基隆河畔,夜未央

--------

幸福的晚餐,現成的家常美食:烏骨雞蔬菜湯+香煎杏鮑菇

烹調者:我二十多年前的學生,三年前的家長


美食下肚,又讀到一篇好文,更加飽足了


張文亮撰寫的


很少人知道的抗蚊英雄傳--介紹臺灣蚊蟲防治的功勞者—山田信一郎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他來自日本新瀉的橫越村,

那裡漁產豐富,卻是傳染病最多的地方之一。

山田信一郎(1883-1937)在小學時,成績最優。

橫越村的村民,建議山田信一郎的父母,

不要留他在村內當漁夫, 

而是集資送他去「廣島師範學院」就讀,

師範學院的學費較便宜,

村民湊錢只能給山田信一郎這點錢。

山田信一郎畢業後,

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動物學系,

他專攻「昆蟲病理學」。


當時東京帝國大學沒有教授教「昆蟲病理學」,剛好美國動物學家摩斯(Edward Morse,1838-1925)前來日本,教他「昆蟲分類學」。另一個昆蟲疾病學家惠特曼(Charles Whitman,1842-1910)也來教他寄生蟲學,並且帶他研究豬體內的寄生蟲,與人吃了未煮熟的豬肉後,人體血液中的寄生蟲。


研究是學者的動力


自來比錫學成歸國的飯島魁(1861-1921),也開始研究「條蟲」在人體內的寄生。1907年,山田信一郎畢業,他寫道:「日本即將吞併韓國,但是日本百姓期待的是傳染病減少。日本社會最需要的是,熱帶醫學的幫助,橫跨醫學-昆蟲學-傳染病學的知識。」


畢業後,他前往法國巴黎「巴斯德研究學院」(Institute Pasteur De Saigon)專攻微生物與疾病學,他與卡爾梅特(Albert Calmette, 1863-1933)學習。


防蚊是全民運動

1916年,他取得博士學位,東京帝國大學聘請他回來成立「傳染病研究中心」(Institute for Infection Disease)。


他提出:「控制傳染病,要減少蚊蟲。減少蚊蟲,第一,必須是社會運動,全民一起來。第二,是推動環境衛生,第三,市政府與民間企業的支持。」

他首先減少傳染病要以蚊子與蒼蠅為目標,前者傳播瘧疾,後者傳播霍亂。


前來臺灣


1920年,日本總督府請他前來臺灣,在總督醫學院開授「傳染病學」,與改善臺灣傳染病抑制,減少蚊蟲。他在臺灣推動由政府編經費,每年調查的傳染病與死亡人數。他用數據呈現問題,為此,他1920-1932年,每年來臺灣。


當時總督府編的經費很少,他寫道:「服務的熱忱,使我熱愛防疫的工作。經費雖少,使我的工作自由度皆加。」他推動臺灣人必須穿鞋子,不該赤腳走路,以免感染腸病毒。都市的道路每天要掃,垃圾每天要倒,排水溝要定期清通,以免滋生孓孑。


發現家蚊


他推動「捕蚊網」,讓人用網掃捕蚊子;他推動平地伐竹,因為竹子容易滋生蚊子。但他保留山區原住民的竹子,那是他們生活的必需品,總督府不得以防蚊為借口,砍伐原住民山區的竹子。


山田信一郎在臺灣分類臺灣19種蚊子,包括臺灣家蚊,這19種蚊子的標本,還留在東京大學的昆蟲醫學標本館,見證這位學者是多麼用心。


海外移民

1923年,日本發生瘧疾,山田信一郎認為瘧疾發生的地區,人口過度密集。他向政府建議海外移民,當年有20萬個日本人移民南美洲,大部分的移民是農夫,其中大部份到巴西。他提出:「瘧疾是蚊子過多產生的問題,如果不能有效減少蚊子,就要減少居住的人口。」

當時,巴西地廣人稀,森林很多,沒有瘧疾。但是大量日本農民進入,砍伐森林,種植果樹與咖啡,1930年,巴西就發生瘧疾。如今,巴西是南半球瘧疾最嚴重的地區,以疏散人口來減少瘧疾成為爭議性的做法。


蚊子與水資源管理


1924年,山田信一郎發現瘧疾是由一種「微小瘧蚊」 (Anopheles minimus)傳播,這種瘧蚊臺灣也有,都在黃昏開始活動,到深夜活動力最強。活動期的高峰有二個波段,是7-8月與11-12月。


瘧蚊傳播的途徑,山田信一郎提出與野溪、河川取水太多有關,以致水位降低,水量減少,流速減緩,成為瘧蚊更多在水域產卵。


防蚊要多道管理


山田信一郎提出:「減少蚊蟲的危害,需要多道措施,而非單一方法的防治,例如減少都市蚊蟲,最重要的是重視環境」,他寫道:「都市環境衛生,是減少蚊蟲最重要的方式,污水要排走,垃圾每天要清,都市要通風,否則穢氣吸引蚊蟲。」「德國、法國、美國等重視防疫制度,是重視都市乾淨衛生。」


他又有寫到:「蚊子叮人吸血的時間、地點、屋內或室外,會因著溫度、潮濕與降雨的大小而改變。跟著蚊子的行為,就不易定下防蚊的措施,而是重視公共衛生。」


山田信一郎1921年、1926年、1930年,不斷前往世界各國,學習防蚊的知識。1933年,他發現日本腦炎是蚊子傳播。1920-1933年,日本有32萬人得「日本腦炎」,他提出無法抑制日本腦炎,除非重視「衛生」,為此,設立「衛生警察」平日即通報管理都市衛生、消毒、管制蚊蟲等。


當時,山田信一郎是「昭和時期日本唯一昆蟲醫學專家」,他卻堅持「防蚊不需專家,而且防蚊制度與防蚊教育。」1931年,他著「危害人體昆蟲學」,成為教導百姓的教材。


軍國主義的誤用


山田信一郎最大的敵人,不是蚊子,而是日本政府的軍國主義。他的學生佐藤秀三(1897-1978)稱:「老師的一生堅持,防蚊與防疫是愛的任務。」但是日本政府認為減少傳染病,是為了戰爭的好處,不是為在地的百姓。


1935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,日本軍隊攻入河北。1937年,戰火下的中國傳出「黑死病」,迅速傳染,許多人死亡。他一知道 ,立刻往山東,參加衛理會宣教士在濟南同仁醫院的救助,他受到黑死病感染,5月30日病逝。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